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这说明
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的支持
③美国处于战略优势 ④苏美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A.①③④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是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企业发展数据统计表,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 |
B.民族企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
C.商办企业已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 |
D.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 |
罗荣渠先生认为,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太深厚,中国的近代化是一种保守的应变性改革,包括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变革,只能在传统的框架中进行。下列主张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A.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
B.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 |
C.变夷之议,始于言技,继之以言政,益之以言教,而君臣父子夫妇之纲,荡然尽矣 |
D.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皆与吾经义相合 |
据《吕氏春秋通诠》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
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 | 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 |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 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 |
下图为安徽古代手工业分布示意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①行业众多②技术领先③官府经营④分布广泛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超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