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奶制品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加强协调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及时有效处理问题,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新出的产品质量合格;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使奶制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改观,促进奶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对奶农实行扶持政策,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大的影响;对发现的奶制品质量问题,要彻底查明原因、查清情况,视情节依法追究、严肃处理,切实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材料二 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内,共收到各界意见191849条。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食品安全法》,并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将构筑起食品安全“新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重视商品质量?
(2)分析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3)材料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组织了一个班的学生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现有劳动力
2038人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105人
下岗失业或曾
下岗失业405人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164人,约占42%
初级技工及无技术等级的人员
307人,约占73%
实现再就业281人
就业企业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
集体企业65人,其他21人
就业领域
第二产业83人,第三产业218人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某些服务性工作岗位。
⑴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
⑵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提供几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2009年,中央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超过一半投向民生领域。山东省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切实把保障民生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完善政策机制,确保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09年,山东省财政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超过千亿元;大规模农村住房建设取得硕果;19个县(市、区)纳入国家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9万60岁以上农村老人开始老有所养;城乡新增就业人数超过百万;切实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规范食品安全,使老百姓吃得放心;节能减排,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2010年,山东将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
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过程中履行了哪些政府职能?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物质与意识的道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材料一:“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他们希望融入城市和社会,渴望认同,追求梦想。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介入带着浓厚的乡土文化特点,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1)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农民工为什么能够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材料二:2011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责任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竭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两岸应积极面向未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平等协商,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
(2)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材料三:由国家汉办(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汉字五千年”主题演出在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举行。这次“汉字五千年”的巡演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澳大利亚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为加强中澳教育和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友谊添砖加瓦。
(3)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中澳进行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

材料一:近年来,由于重视不够及其他原因,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缺乏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群众的文化生活单调,整体素质不高,农村的文化氛围淡薄,集体文化活动极少,公共文化设施缺乏,有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盛行,错误和腐朽思想滋生等。
材料二: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江苏省的华西村的文化建设特色鲜明。在华西,长廊连着小楼,人走在长廊里,侧耳能听到头顶匣子里播放的当地腔调的传统锡剧;抬头,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民间传说……。这一切连同两边掩映的绿树,小桥流水,盈耳的鸟鸣声,构成了一副很美的画面。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农村文化的现状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10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