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4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      经济总量变化比较(GDP)                             单位:亿元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12年
四川省
229.3
89l
40lO.25
7385.11
23849.8
浙江省
179.7
898
6036.34
13365
27005

   注:人均GDP:2012年四川省21013元,浙江省:49791元
材料一 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川省通过财税、金融政策调动群众建房兴业、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主动性;全面落实中央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主动对接国家支持的重点和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41.6亿元,增长17.7%;坚持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相结合,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推进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规划建设科技创新核心区,搞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以示范片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新农村50个省级示范片和10个整体推进县建设,全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到l万个以上;突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龙头产品和外资利用,实施“三带动”外贸创新发展战略,选择培育l0个外向型产业园区,大力拓展国(境)外市场。
(1)阅读表一,分析表一反映的经济现象,(5分)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所学知识谈谈我省是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9分)
材料二 为进一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四川省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8市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进一步深化了对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四川省情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四川省委组织调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的必要性。(12分)
材料三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2l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也是21世纪头20年四川省的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政府必须清醒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推动我省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3)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怎样行使权力,让四川梦得到实现。(8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认识活动的目的 法治政府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技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图2: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中新兴产业所占比重(%)及其占GDP的比重(%)

注:新兴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
表:近年来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与其他省市比较


浙江
广东
上海
北京
2005年
19.8
20.8
31.5
43.8
2009年
23.3
22.5
36.9
50.2
2012年
23.8
23.8
42.6
52


材料二:为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浙江省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实施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资金渠道等政策措施,建设技术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大市场,推进市场化运营和规范化管理。至2013年浙江省技术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05.75亿元;投入运行的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器已达144家,在孵企业7400余家;成立了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全省共有专利代办机构49家,从业人员20000余人;共建立了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实现设计服务收入12.3亿元。浙江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平台。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应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是如何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
(3)结合材料,应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阐述政府推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理由。

2014年12月4日,13亿中国人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法治信仰蓬勃发展。这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等。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根据材料阐述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应该如何践行宪法实施的要求。

材料一:
2012—2014年浙江省在投资、消费、进出口方面的运行情况

年份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进出口总额
(美元)
2012年
17096
13546
3122.4
2013年
20194
15138
3358
2014年
23555
16905
3551

材料二:2014年是我国和浙江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不断出现新矛盾、新问题,从而倒逼我们坚持探索新路子、新政策的一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为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投资结构向服务业和民生领域调整;加快城乡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行业结构向现代、高端方向调整。
材料三:2014年12月9—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浙江省委、省政府是如何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运动与静止的知识,分析2015年经济工作“不变”与“变”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有权不可任性”既是现实的迫切呼唤,又是中央的明确要求。长期以来,受“权大于法”思想的影响和干部队伍素质的制约,A市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着“多、乱、滥”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政府的执行力和人民的利益。2014年以来,该市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培训,使平等、公正、法治和服务的理念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实现了行政审批“高效率、零投诉”,从而使权力转变成造福民生的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政府“有权不可任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A市政府是怎样使权力变成造福民生的动力的?

自2012年以来,“机器换人”已成为浙江省推进工业转型、经济提升的战略举措。
材料一:
表:2009~2011年浙江用工缺口和人均工资成本

项目年份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用工缺口(万人)
307.2
478.8
701.1
人均工资成本(元/年)
27480
30650
35731

图:2012~2014年浙江经济发展相关情况

注:2011年和2014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分别为3.8%、6.7%。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为了推进“机器换人”战略,2014年浙江S市确定十家企业作为试点,提供700万元的财政补助,尝到了甜头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该市启动了宣传推广“机器换人”活动,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汇总并发布全省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数据。2015年春节后,该市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咨询“机器换人”的相关政策及服务,实现了“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阐述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的道理。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关企业“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