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四周期的Cr、Fe、Co、Ni、Cu、Zn等许多金属能形成配合物。
  (1)Cr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科学家通过X射线测得胆矾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的作用力为                    
(3)胆矾溶液与氨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u(NH3)4SO4·H2O晶体。在Cu(NH3)4SO4·H2O晶体中,[Cu(NH3)4]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则呈正四面体结构的原子团是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4)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CO)4,呈正四面体构型。试推测四羰基镍的晶体类型是          , Ni(CO)4易溶于下列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引起N2和O2 发生反应生成NO气体,其方程式为: N2 (g) +O2(g) 2NO (g),该反应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

(1)右图表示在T1T2两种不同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反应:2NO(g)N2(g)+O2(g)。反应过程中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升高温度,则反应N2 (g)+O2(g) 2NO (g)的平衡常数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000℃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N2与5 mol O2,达到平衡后NO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2000℃时反应N2 (g)+O2(g) 2NO (g)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该温度下,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2与O2均为1 mol,则达到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
(3)研究发现,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 kJ·mol-1
若1 mo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kJ。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 如下反应:
2SO2(g)+ O2 (g) 2SO3(g) (△H< 0)

(1)降低温度,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____
(3)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用文字表达)
(4)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1)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 ="==" 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
CH3CH=CH2(g)="==" CH4(g)+ HC≡CH(g )△H2="+32.4" kJ·mol-1
则C3H8(g) ="==" CH3CH=CH2(g)+H2(g)△H =kJ·mol
(2)发射火箭时用肼()作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完全发生上述反应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A(g)+B(s)C(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C的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 升温___; (2) 增大压强____; (3) 增大容器容积 ____
(4) 加正催化剂____; (5) 加入B____

I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能否用NH4CL固体代替NH3?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II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图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6)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是碳酸盐;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8)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