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分析题 本题18分
工业文明的发展在提高生活人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材料一 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同比增长23.38%,继续排名世界第一。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
材料二 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
——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
——华盛顿:“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
——东京:地铁至上
——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
(1)上述材料给我们带来哪些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启示? 12分
材料三  “汽车文明”不仅带来交通拥堵,同时,汽车尾气造成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不良影响日益加深。随着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一词“一夜爆红”,低碳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正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索取的方式以及人们生活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材料四  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 “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材料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强化责任意识,要脚踏实地,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始终从严要求,防止各种形式的“偷工减料”。因为一点点松懈的心理,一点点麻木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要一鼓作气,把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实抓好。要做出科学合理安排,确保取得决定性成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持之以恒地开展。
(1)材料一体现了认识过程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说明我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认识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事物发展状态的原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材料二:有政治学家认为:与以往的国家管理不同,“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国家治理”强调政府、社会、民众一起面对公共问题,用一种合作的、商谈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活动:内容是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把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作了个别采访,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回答。
同学甲: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落实到身边的小事中,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必须做到服装整齐,纪律严明,态度严肃,坚决杜绝交头接耳,左晃右晃,因为这些都表示对国旗的不尊重,一个不尊重国旗的人是无从谈爱国的。如果我们真的爱国,就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同学乙:我认为作为学生,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应该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同学之间不比吃穿,只比学习,而且要及时关灯,关水,为节约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丙: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需要坚决抵制外来文化,比如国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都不应该进口。
问题:请你围绕采访的问题,概括并分析以上三位同学的发言,你能作何补充?

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问题: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材料: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有着鲜明特色的革命文化和民间文化、现代文化资源,是著名的文化资源大省。2008年1月,山东召开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与我省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条件,把山东建设成为思想基础牢固、服务体系健全、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活力强劲的文化强省。
问题: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山东省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