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社会进步重要的动力。回答12~16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是
| A.制定俸禄制 | B.实行三长制 | C.迁都洛阳 | D.颁布均田今 |
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这主要是因为
| A.梭伦出生于普通公民家庭 | B.雅典没有实行过君主制 |
| C.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 D.拥有和平的周边环境 |
下列措施,在百日维新中被维新派搁置起来的是
| A.设立议院 | B.发展工商业 |
| C.改革科举制度 | D.改革政府机构 |
在罗斯福新政中致力于调节消费不足的改革措施有
①整顿财政金融 ②限制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③减少耕地面积 ④以工代赈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相比改变了
①公有制规模 ②劳动态度 ③所有制形式 ④经营方式
| A.③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1967年,有位作家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 A.1 9世纪60年代缺乏创作素材 |
| B.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
| C.“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
| D.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
从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表中,你可以直接得出的认识是()
|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
| 国民收入 |
92. 9% |
7.1% |
||||
| 工业总产值 |
100% |
|||||
| 商品零售额 |
95. 8% |
4.2%
|
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曰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
|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
|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
|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为此,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探索是()
| A.参加中共一大 | B.领导南昌起义 |
|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反帝爱国运动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