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的一个DNA分子(称为第一代),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在实验条件下合成新的DNA分子,请回答:
(1)第二代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条3H的脱氧核苷酸链,第二代DNA分子之间的碱基对排列顺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已知第一代DNA分子中含40 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35%,那么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补充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下列是由氢键相连的两个脱氧核苷酸,其中正确的是(   )

(4)此DNA分子中有一具遗传效应的片段能控制一种特定蛋白质分子的合成,若此片段中含6 000个碱基,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最多有_____个肽键,合成此蛋白质分子最多大约需_____种氨基酸。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除了由饮食缺碘引起,还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或者垂体分泌紊乱(偏低)引起。研究人员在实验用的一批成年小鼠中发现一只甲减小鼠,并排除了饮食缺碘的可能性。现在请利用如下材料用具,设计实验,确定这只小鼠发生分泌紊乱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
材料用具:一只甲减小鼠、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注射器、测定小鼠耗氧量的装置等
(1)实验原理:下丘脑和垂体分泌减退都可以引起甲减;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纠正因下丘脑分泌减退引起的甲减。甲状腺功能是否恢复正常可通过测定新陈代谢强度来确定,新陈代谢强度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极熊以在环绕在北极的冰原和浮冰上狩猎为生。在北极地区主要存在如下的海洋食物链和陆地食物链:

北极熊处于该两类食物链的顶端,在海洋食物链中,主要食物为海豹,而陆地食物链中的主要食物为驯鹿。全球变暖的趋势影响着北极冰层的生态系统,同时,环境污染使北极熊的生活受到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的威胁。
(1)科学家长期跟踪北极熊是以____________水平层面上的研究,结果发现长期以来北极熊数量的波动主要受食物的影响,而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北极熊除种群年龄结构明显表现出_____________型的特点外,其种群数量波动特征也和以往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2)北极的冰原和浮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_______________的体现。
(3)最近发现一种含多溴联苯的阻燃剂随被污染的水流和北行风进入了北极,并在北极生物体内被发现,且在北极熊的脂肪组织中该物质的浓度最高。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
(4)由于北冰洋冰封期的缩短,导致北极熊滞留在陆地上的时间延长,则可能导致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苔藓和地衣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小组把调查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们认真考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下面是该小组的部分调查内容及其感想和建议。
(1)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下田拔草,捕捉稻苞虫,喷洒农药,目的是
(2)八月中旬,稻田不灌溉,还排放稻田积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发现从稻田中流入沟渠的水不久呈绿色,这可能是的缘故
(3)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请你对这种做法作出评价并提出两项对秸秆的合理利用措施。你的评价是:
你的合理利用措施是:
(4)小组还调查了该田中的其他生物,除了水稻、稗和以它们为食的稻苞虫外,还有稻苞虫的天敌蜘蛛和杀螟杆菌等,请以食物网的形式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相关生物的营养关系。
(5)利用蜘蛛和杀螟杆菌对稻苞虫进行的防治称为,这种防治在生态学上的意义在于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
(4)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5)上图可知,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关键的措施是:第一;第二

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丙图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S2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②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