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 C.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 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明
|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
|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
下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③ |
幅图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常见的徽章,图案设计有着相同的核心要素——工农联盟。最能广泛保障此核心要素的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一国两制” |
下图是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截图,毛泽东在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
| A.七届二中全会 |
| B.开国大典 |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
|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家竺可桢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
|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
| C.解放军入北京城 |
|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