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了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理念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创性的理论,下列理论与观点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②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④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又岂能在清廷的子孙中断送这一祖制,然而正是断发易服又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清朝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一日有20余万人剪掉辫子。……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断发易服”是“民族革命”的外在体现
B.蓄发与剃发是反清与保清的根本分歧
C.当时广东省的反封建斗争最为彻底
D.社会习俗变迁是政治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加拿大客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并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在计划经济时代,此语一出,石破天惊!这些言论( )

A.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C.是在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
D.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