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辛亥革命后受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大力扶植 |
C.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D.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
B.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
D.建立了工农联盟政权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
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 |
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 |
D.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 B.中华民国建立 |
C.抗日战争爆发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武汉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