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后为先锋。燕王日:“平安,竖子耳。往岁从出塞,识我用兵,今当先破之。”及战,不能挫安。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安击败燕将。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会高煦救至,乃得免。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
明年,燕败盛庸,回军与安战。安大破之。再战滹沱河,又破之。安于阵中缚木为楼,高数丈,战酣,辄登楼望,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滹沱之战,矢集王旗如猬毛。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以示后世。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曰:“臣自少从军,今老矣,多历战阵,未尝见若此也。”
八月,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败之。四年,燕兵破萧县。安引军蹑其后。燕将白义、王真、刘江迎敌。安转战,斩真。真,骁将。燕王尝日:“诸将奋勇如王真,何事不成!”燕王乃身自迎战,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马忽蹶,被擒。安稍引却。已,复进至小河,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寻何福军亦至,与安合。燕军益大惧,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而粮运为燕兵所阻。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骑遮安军,分为二。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翌日,燕军猝薄垒,发三炮。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燕兵乘之,人马坠壕堑俱满。安等三十七人皆被执。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骁将数人,燕将莫敢婴其锋。至是被擒,军中欢呼动地,曰:“吾属自此获安矣!”燕王惜其材勇,选锐卒卫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视之。
永乐七年三月,帝巡北京。览章奏见安名,谓左右日:“平保儿尚在耶?”安闻之,遂自杀。命以指挥使禄给其子。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四》)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矢集王旗如猬毛集:聚集
B.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谨:严谨
C.顾成已先被执在燕执:捕捉,逮捕
D.燕军猝薄垒,发三炮薄:迫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

A.安以列将从征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日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            (   )

A.平安率领先锋部队伏击燕王。作战时,燕王因为有些轻敌,被平安打得大败,后来制造假象,迷惑对方,才得以逃脱。
B.作战时,平安在阵中把木头绑缚在一起,成为楼台,高达几丈,战争进行的激烈时,就登楼眺望,并向燕军发射弓箭,射死了很多敌人。
C.平安在与燕王的战斗中,多次打败燕王,并斩杀燕王的爱将。后来他与何福的军队会合,使燕军非常害怕,燕王一连好几天都没有脱铠甲。
D.因粮草运输遭燕军阻截,平安分兵前往迎战,燕王用精锐骑兵拦截他,使平安军队一分为二。第二天,燕军又突然迫近军营,发三炮,致使安军大乱,燕兵乘机进攻,平安被捕。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
(2)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
(3)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介词短语后置句)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
D.不拘于时(壮语后置)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动句)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被动句)
C.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
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判断句)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
B.輮以为轮(省略句,省介词宾语“之”)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判断句)
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非我也,岁也(判断句)
B.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C.树之以桑(介词短语后置句)
D.可以无饥矣(判断句)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B.无乃尔是过与(反问句)
C.冉由、季路见于孔子曰(被动句)
D.何以伐为(固定结构, 何……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