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分)充分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09 年将有610 万应届高校毕业生要找工作,2007 年和2008 年 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 万人和150 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进入30 年来最难时期。
材料二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以空前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开辟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岗位,以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吸纳大学生,举办大型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通过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高职业技能。各项政策措施含金量之大、覆盖面之宽前所未有。
( 1 )运用所学《 经济生活》 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重视就业问题?( 14 分)
( 2 )运用所学《 政治生活》 的知识,说明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理由。(12 分)
据人民网报道,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河南电视台23岁的记者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为女孩做人工呼吸,但女孩最终没能醒来。曹爱文哭了。曹爱文流泪的照片上网后,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贴,绝大多数人都对曹爱文的行为表示由衷的赞美,更有人称她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记者”,但也有人认为她放弃采访救人是不务正业。网友对曹爱文的评价表明()
A.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
B.不同的价值观都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C.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 |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
中新网2008年10月6日电, 美国《侨报》发表社论说,当中国改革涉入深水区,乘风“破旧”势在必行。但千年文明古国的改革命题恢宏复杂,牵一发而动全局,不能头痛医头……这样的“破”需结合国情、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即“大破才能大立”。这要求我们()
①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不利规律的制约
③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④坚持辩证否定观,冲破一切传统观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④![]() |
网络语言够“雷" 人,也够流行,但是关于网络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一直争议不断。据悉,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网络词汇并未收录,原因是“不符合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标准”;而由语言学家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早在2001年就面世了,由阿络落实到纸面,网络新词显示出“正规化”的努力。关于网络用语的争议表明()
①网络语言能否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并无客观依据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③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某省社科院省情研究中心日前发布调研报告指出,该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长期低于人均GDP增长,居民最终所得份额处于下降趋势,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建议工资立法,以确立工资增长长效机制。这警示我们()
A.消费增长必须同物质构成相一致 |
B.积累和消费相互制约、不可偏废 |
C.收入分配兼顾国家、企业利益即可 |
D.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
2008年12月16日,肥城市老城镇东关居与泰安圣田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协议,735亩土地一次流转成功,牵涉到的近400户居民无一家反对。让居民吃上定心丸的是一纸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乙方与土地所在村村委和在该地耕种的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租赁费依据粮食市场价五年一调整。”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租赁费属于生产要素收入
②签订合同违背了市场竞争性原则
③土地流转是农民对自己经营权的依法出让
④签订合同能够依法保护双方的利益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