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的血清白蛋白(HSA)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那么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其大致过程如下:
I.采集良种供体奶牛的卵母细胞和精液,通过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II.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形成重组细胞;
III.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IV.将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的子宫中,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良种奶牛所排出的能用于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往往数量不足,通
                                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
(2)步骤I中,在体外受精前,需要对精子进行           处理。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包括             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3)步骤II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导入前,需要
将血清白蛋白基因与奶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这一步骤属于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的                 
(4)实验步骤III中,进行动物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激素和          
(5)若需迅速得到大量转基因奶牛,可采用下列处理方法:
在步骤IV中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让其分别发育成一头小牛。进行上述操作时,应选择发育至           阶段的胚胎进行操作,分割时必须注意要将早期胚胎中的           均等分割。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胚胎分割移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ABO血型系统中,A型血和B型血人红细胞膜表面分别含有凝集原A、B, AB型血人红细胞膜表面同时含有凝集原A和B,O型血人红细胞膜表面没有凝集原。下图是利用动物细胞杂交方法制备人抗A凝集原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制备人抗A凝集原抗体,应向小鼠体内注射细胞,使小鼠产生免疫。从小鼠体内分离的细胞①为细胞。
(2)为诱导细胞①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常选用作为诱导剂。融合后的培养液中存在多种杂交细胞和未融合细胞,需要进行培养、克隆化培养和 ,才能获得需要的杂交瘤细胞。
(3)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因而既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又能产生
(4)制备的人抗A凝集原抗体能与发生特异性结合,若用该抗体与待测血液样本呈阳性反应,则待测样本的血型是

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葡萄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葡萄除梗→ 破碎→ 自然发酵→葡萄酒→灭菌贮藏
(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菌分解葡萄糖生成,该物质在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
(2)葡萄除梗应在冲洗之完成,原因是
(3)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在没有严格灭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措施,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种。
(4)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导致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某山区于25 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此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某生态学者在该地进行生态抽样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级的平均株数。

株数树龄(年)树种
1~4
5~8
9~12
13~16
17~20
>20
赤杨
0
13
32
44
23
4
栎树
36
17
9
2
0
0
松树
6
6
18
23
8
2
杜鹃
4
4
6
5
5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提高。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___________,利于植被生长。
(3)目前此森林中杜鹃、栎树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最大优势的树种为__________。

以一个具有正常叶舌的水稻纯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诱变试验。将辐射后的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甲、乙两株的后代各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无叶舌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为3:1。经观察,这些叶舌突变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诱变处理均导致甲、乙中各有(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甲株后代中,无叶舌突变基因的频率为。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一代,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基因型频率为
(3)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请以上述实验中的甲、乙后代分离出的正常株和无叶舌突变株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判断。
①实验设计思路:选取甲、乙后代的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
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下图表示膝跳反射时,神经支配同侧下肢屈肌和伸肌之间的协调作用。请回答:

(1)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___个神经元构成,效应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传入神经是A、B、C),当受到刺激时,该神经纤维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的原因是。若B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则神经元D上(有、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3)膝跳反射中枢位于_________,该中枢的活动可受到__________的意识支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