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农民老有所养即将变为现实。新农保的到来,对两千多年始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不能免于劳作的中国农民来说,是特大喜事。它标志着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完全依赖家庭养老的模式即将成为历史,其意义堪比2006年正式取消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这一重大惠农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是拉动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要求,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谈谈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党中央、国务院年年出台新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好。
(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支农惠农政策的正确性。
材料三  开展新农保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惠农政策,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只要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3)结合材料三,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说:“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可以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分配公平,但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可避免形成两极分化。”请你就此观点发表评论。

有人说:“个体劳动者的收入直接和他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紧密联系,是典型的按劳分配。”你对这一观点是如何看的?

从2004年起,我国189家中央企业负责人将开始实行年薪制,平均年薪达25万元。有关专家指出:生产和消费的主体都是“经济的人”,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得到利益实现,生产和消费都将会失去动力。这次改革,事实上确定了企业家是区别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一种“生产要素”,以其独立的市场价格参与分配,效率体现得更充分,激励作用更强。
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改革举措的认识。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东盟四个新成员国也将在2015年实现90%的产品零关税。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与东盟10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学依据。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当巨人姚明手牵抗震小英雄林浩出现在“鸟巢” 时,世人为之感动。奥林匹克理念因得到真情,爱心的滋润而升华,这是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全新贡献。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一届高标准、高水平的奥运会,它也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奋勇前行。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