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农民老有所养即将变为现实。新农保的到来,对两千多年始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不能免于劳作的中国农民来说,是特大喜事。它标志着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完全依赖家庭养老的模式即将成为历史,其意义堪比2006年正式取消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这一重大惠农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是拉动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要求,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谈谈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党中央、国务院年年出台新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好。
(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支农惠农政策的正确性。
材料三 开展新农保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惠农政策,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只要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均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3)结合材料三,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千百年来,老百姓用生命与健康代价换来的警世之语。可近些年,国内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接连被曝光和查处。这些事件让百姓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受到严重侵害,造成了一次次食品信任危机。某校高二(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景一:同学们在网上搜集到,我国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有“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树胶蜂胶”、“化学火锅”、“假鸡蛋”、“合成豆腐”……
情景二:同学们深深感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维护百姓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也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围绕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情景三:某地市场出现了注水猪肉,人们纷纷改买牛肉、羊肉,导致该地牛肉、羊肉需求量激增,价格上扬。某肉食品加工企业见此,从外地购进大量高质量的牛肉投放该地市场,获得丰厚的收益。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的原因。
(2)假如你也参与其中,请从如何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发表你的见解。
(3)该材料信息反映了经济生活的哪些知识?
新年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指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使之成为促进全省科学发展重要经济增长极。坚持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统筹,打造特色区域品牌。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1)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规划》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2)《规划》实施后,青岛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经济生活角度看,青岛市政府应运用哪些宏观调控手段推进《规划》的实施?
2010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完成两年新增1.18万亿元的目标。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体补助水平;实施和完善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措施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内需,进一步保持经济向好势头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上述材料表明2010年我国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2)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
王某一家五口人,月收入30000元。其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000元;其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员,月收入5000元;王某本人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12000,王某妻子是外企会计,月收入4000元,王某的妹妹自己开了一家个体服装店,月收入3000元。
(1)上述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
(2)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表一:2008年我国GDP、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长情况
注:1999—2008十年间,我国GDP年平均增幅达高达9.6%;财政收入实现了从1万亿到6万亿,税收收入实现了从1万亿到5万亿的跨越式增长。
表二: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
材料:围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各项的财政工作中央一方面积极扩大政府的公共投资,截止到5月31日,2009年的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已经累计下达了5620亿元,完成预算的6成。另一方面,中央还要扎实地实施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全面地实施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型的收费,对住房转让环节的经营税暂行一年减免政策,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1.6及以下的排量家用车,按5%减征车辆购置税。第三,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全面实施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财政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