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其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战争中日本分别制造了哪些惨案或大屠杀?(各举一例)
(2)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指出“中华民族已经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祝贺。”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美)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等
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图中概括出一种变化趋势,并予以简要阐释。(要求:概括的趋势合理,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古以来,海洋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彼此之间物质与文化的交往,很多都是借助海洋进行的。无数历史事件证明,人们了解、掌握并利用了海洋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变化规律,不断丰富和创造出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从而使自己的活动在历史中留下鲜明的印记。
选择中外历史上一次与海洋相关的重要历史活动,自拟标题,综合运用多学科内容,就此次活动的目的、背景条件、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历史意义,加以说明。(要求:标题与海洋活动相关,具体清楚;内容完整,以历史学科为主,联系其他学科内容;观点正确,条理清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ㅤㅤ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ㅤㅤ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
ㅤㅤ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据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
结合材料,以“深圳•窗口”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ㅤㅤ史料一《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
ㅤㅤ史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ㅤㅤ史料三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材料二
ㅤㅤ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ㅤㅤ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ㅤㅤ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ㅤㅤ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ㅤㅤ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ㅤㅤ15~16世纪,西班牙人把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ㅤㅤ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ㅤㅤ19世纪中期,美国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ㅤㅤ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ㅤㅤ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