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项判断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霖铃》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看似豪放,实则婉约。作者以实写方式,描绘了眼前千里烟波、低沉暮霭与辽阔楚天,表达自己对前途茫然,不知路在何方的感受,抒发了内心凄婉哀怨的情感。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道出了作者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在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与无奈。
C.《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句,作者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西沉的落日与失群的哀雁的悲凉之景。这一景情结合之句颇具的暗示性,作者借此表达对南宋王朝渐衰,英雄孤独落寞的抑郁悲愤之情
D.《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一句,让人们看到了菊花飘零一地的深秋悲凉之景。然而飘零的何止是菊花,作者以花写人,写尽了自己遭遇不幸而憔悴不堪的内心。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
C.《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 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
D.《阁夜》一诗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 )

A.然今卒困于此(《项羽之死》)
B.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
C.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D.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 (《阿房宫赋))
B.项王瞋而叱 (《项羽之死》)
C.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并序》)
D.雄州列 (《滕王阁序》)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B.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C.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阿房宫赋》) D.期山东为三处(《项羽之死》)

下列各项有关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B.杜甫,字子美,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他处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亲历了安史之乱,仕途失意,其作品沉郁顿挫,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故其作品被称为“诗史”,其人亦被尊为“诗圣”。
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陶渊明,名潜,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 “靖节先生”,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我国第一位山水诗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