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发展迅速 |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
C.内部管理不善 |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作为工业化建设,也是重工业建设的中心和重点。出现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的影响 |
B.新中国经济恢复的需要 |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 |
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开展的需要 |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
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股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 | B.封建主义的束缚 |
C.官僚资本的侵蚀 | D.股票市场的紊乱 |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府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在日本人的保护之下。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中外企业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的大力支持 |
C.民族资产阶级先天软弱和后天不足 |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 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 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A.① ② ③ ④ | B.① ② ③ |
C.① ② ④ | D.②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