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材料三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在反思了整个中东战争之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扰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四  2004年,为报复哈马斯集团制造的一系列自杀性爆炸袭击,以色列炸死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和新领导人兰提斯。哈马斯表示:一定要为两位领导人报仇:随后哈马斯对以色列军民发动了一系列袭击,而这种互相报复的行动,在中东地区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怪圈。
(1)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以来为何中东地区形势更加复杂?从材料三看出埃及总统萨达特认识到了中东地区冲突出现的原因,为此他的政策作了什么调整?(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3分)请设计一个解决的方案。(6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四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的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之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和进步意义?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5)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里程碑,它最大的局限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兵力分配表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米歇尔指出:“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对日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的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会占领澳大利亚 ,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大规模的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交通线,难道不是这样吗?”
材料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三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深知于此时(1913年)出任主管全国农工商各业的农商总长责任重大,举步维艰,前途难卜,他自己表述出任农商总长时的心态说:“盖际此时艰,不敢不出,免尽国民一分子义务。然外观时事,内忖精力,此义务能尽到几分,能收几分之效,以报我国人期望之万一,则毫无把握。……所可以告国人者,惟矢此勤勤恳恳之心,与国务院诸君,交成职责而已。”
———据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二: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五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1915年)张謇最终虽然不无遗憾地离开了农商总长的职位,但他任职时的所作所为,为其在职时期,乃至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可以其自谦之词:“内不过条例(即制定经济法规),外不过验场(各种试验场)”“日在官署画诺纸尾”,而低估张謇对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所作出的贡献。
———据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请回答:
(1)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张謇为什么说出“此义务能尽到几分,能收几分之效,以报我国人期望之万一,则毫无把握”这样的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张謇出任农商总长(1913年—1915年)前后,民族经济取得了哪些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对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所作出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世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二: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材料四: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事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二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民族民主革命”?

(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材料四与材料二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厝。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奎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厦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这种观点的目的。 (5分)
材料二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太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史学评秫》l982年第l期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上台,他在就职演说中说:“就目前的(经济)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班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里根政府认为,要使美国经济摆脱“滞胀”,提高竞争力,就曲须将政策的着力点由需枣转向供给。为此,里根政府接受了供给学派的思想,制定了一系列刺激供给的政策。其中,减税是核心。它包括简化税制、降低边际税率、减免企业所得税、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对企业新技术授资减免税。到里根第一任期结束时。联邦规章制度减少了33%以上。随后里根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经济自由化措施。倒如,实行舟营企业私有化;放松价格管制;减少市场准入限制;放宽《反托拉斯法》的执行,鼓励企业兼并。
——摘自百度文库·里根
(3)依据材料三分析,里根政府解决经济危机的措施有哪些特点7这些措施对经济的发展有什 么作用(4分)
材料四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与“知识经济”密不可分,“新经济”实际上就是指一种斯的经济彤态,即知识经济。有人曾举例说,知识经济就是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垒球定位系统的拖拉机;知识经济是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知识经济是住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
——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新经济”出现的背景及含义。(3分)
(5)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