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科学家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遗传物质的问题。实验的材料:S型细菌、R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皿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1)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
(2)S型细菌荚膜中的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
(3)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R型菌落+S型菌落
艾弗里等人发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1)(2)(3)中的表达格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其性状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DNA片段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DNA复制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图中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
(2)a、b过程需要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过程中碱基配对的不同点是_________,c过程中结构③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用箭头表示)。
(3)若图中①所示为某个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DNA两条链中N分别为15N和14N),每个DNA分子中均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的腺嘌呤都占20%,将该细胞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而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现有若干能正常繁殖且未交配过的果蝇(甲、乙、丙、丁),眼色中正常眼(B)对褐眼(b)显性,体色中灰体(E)对黑体(e)显性,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所有个体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
请回答:
乙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若想在F1中获得基因型BbEe的比例最高,应选用的亲本杂交组合为__________ 。若乙和丁杂交,则F1中正常眼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约为__________。B基因表达过程中,其转录产物RNA的加工场所在__________。
(3)丙果蝇的变异来源是__________。果蝇产生的配子中若没有控制眼色或体色的基因,均会引起受精后发育的幼体致死,则甲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存活个体所占比例约为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予以解释(要求写出配子,无需标出具体表现型,只需标明后代存活情况)。
为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影响因素,在天气晴朗的某一天里,科学家检测了该植物幼苗的光合速率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的日变化情况(光合有效辐射,是指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内光合色素分布的场所是______, CO2与RuBP结合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
(2)6:00幼苗净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环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若适当升高胞间CO2浓度,则净光合速率将会__________(明显变大/基本不变/明显变小)。据图2可知,若仅考虑环境因素,在12:00和16:00这两个时刻的环境条件下,幼苗的光饱和点______________(基本相同/明显不同)。
(3)研究表明,14:00一16:00幼苗的气孔开放程度都较大,但14:00总光合速率最小,主 要生理原因是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__________(较大/较小)。14:00一16:00胞间CO2浓度明显下降的环境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光合有效辐射减小。
【生物选修模块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现代生物科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动物品种的改良、保护濒危物种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绵羊的精子和卵子进行体外受精时,所用的精子是经过 处理的。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 。
(2)利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培养大熊猫的早期胚胎时,所用培养液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 、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 等物质。欲增加大熊猫早期胚胎的数量,可通过胚胎工程中的 技术来实现,此技术在进行时,应注意 ;将获得的胚胎移入代孕母体内属于 技术,此技术对代孕受体的要求是 。
【生物选修模块一:生物技术实践】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以及腐乳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 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在缺氧、 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 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 。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 变为 ,再将 变为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