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是因为: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图中的甲城市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有关该城市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B.日军全面侵华时曾在此地实施细菌战
C.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D.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秉承《临时约法》“人民有信教之自由”的含义,以“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为由,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这一举措()

A.否定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C.推动学校采用西方教育模式
D.使儒学失去了主流思想地位

李洵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主要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的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产生发展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率领的军队在怛逻斯战役败于阿拉伯军,唐军的一些工匠被俘,他们将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传人阿拉伯。这项发明应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某古代学者称:“夫天下之人……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据此判断,该学者是()

A.朱熹 B.王阳明 C.李贽 D.黄宗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