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别计算出各地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结果如表2:回答8—9题。
潜力区 |
具体地区 |
年生物量 (万吨) |
可承载人口 (万人) |
最大人口密 度(人/千米²) |
北温带 |
大兴安岭北部 |
4800 |
480 |
38 |
中温带 |
东北地区 |
105100 |
23000 |
229 |
南温带 |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苏皖北部、辽南 |
87900 |
22000 |
279 |
北亚热带 |
长江中下游 |
88600 |
22000 |
395 |
中亚热带 |
江南丘陵、南岭、武夷山区、四川盆地、湘西—黔东 |
229700 |
57000 |
427 |
南亚热带 |
台湾中北部、福建东南部、两广中南部、滇南 |
91900 |
22900 |
460 |
热带 |
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藏东南 |
22400 |
5600 |
486 |
干旱及半干旱区 |
内蒙古、宁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
85600 |
8500 |
32 |
青藏区 |
青海、西藏 |
10000 |
1000 |
4 |
据表可知,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A.15亿 | B.16亿 | C.17亿 | D.18亿 |
根据表2内容推知,单位面积年生物量最大的地方是
A.中温带 | B.中亚热带 | C.南亚热带 | D.热带 |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4年月12月29日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零时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至发消息时,至少造成8万人死亡。据此回答下题。苏门答腊岛附近(东六区)海域发生地震时,当地时间为
A.26日2时9分 | B.25日22时9分 |
C.25日零时9分 | D.26日23时9分 |
当地震发生时,地球位于运行轨道的
A.近日点附近 | B.远日点附近 | C.春分点附近 | D.秋分点附近 |
下列属于地震灾害受灾体的是
A.桥梁、厂矿 | B.沉损船只 | C.粮食作物 | D.滑坡和泥石流 |
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2006年2月2日,山西寺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3名矿工遇难,53人一氧化碳中毒 |
B.2006年1月31日,香港旅行团在埃及胡尔加达城市发生车祸,造成14人死亡. |
C.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至27日已死亡13人 |
D.某一地区发生连续性暴雨 |
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发生率会有很大的不同。结合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回答下题: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都属于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是
A.印尼、中国 | B.中国、印度 |
C.日本、美国 | D.孟加拉国、韩国 |
属于干旱灾害突出的地区有
A.非洲、西亚 | B.非洲、中亚 |
C.中欧、西亚 | D.南亚、北美 |
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
A.中国、日本、韩国 |
B.日本、美国、巴西 |
C.日本、菲律宾、印尼 |
D.墨西哥、智利、印度 |
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下题。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 B.山脊 | C.山谷 | D.鞍部 |
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 B.海拔高,坡度小 | C.海拔低,坡度大 | D.海拔低,坡度小 |
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读图,回答1~2题。在上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③在④的方位是
A.东南 | B.西南 | C.西北 | D.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