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徐继畬《瀛寰志略》
材料二:〖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请回答:
(1)材料二中主要肯定了华盛顿的那两个方面的功绩?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华盛顿身上有哪些优秀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学生崇拜的人物既有孔孟又有华盛顿?
(3)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华盛顿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是如何加强君权而削弱相权的?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

二战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随着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国际关系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反映了二战后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1 分)这一政治格局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 分)
材料二 1971年7月理查德·尼克松在堪萨斯城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几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材料二中“几个世界实力中心……将决定未来的中心”表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指出其历史背景。
材料三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4) 面对世界局势的变化, 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华诞,某校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组一围绕“艰苦探索”提出问题: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当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备了哪些条件?
(2)1922年在中共“二大”上,把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做出这一修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小组二围绕“光辉历程”展开调查: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之一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4)结合下列四幅插图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做的主要贡献。


小组三 围绕“伟大复兴”进行论证: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还在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祖国的统一,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 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4分)
材料四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4)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材料五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和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摘自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的一次讲话
(5)材料五中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怎样的地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三“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
——(意大利)弗吉里奥(1349—1420)
材料四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西汉的教育状况。
(2)结合材料二分析,苏格拉底教育目的与材料一有何本质区别?
(3)材料三反映的教育思想符合了意大利的时代需要,结合所学谈谈其出现的时代背景。
(4)根据材料四,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在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你认为影响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因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