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1923年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所作民意调查的部分结果。这反映了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大人物是哪几位?
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A.斯大林模式的成效使国人对苏联道路抱有好感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进步思潮传播
C.“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郭蒿焘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这表明他

A.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
B.批评洋务派与日本在学习西方问题上都没有触及根本
C.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学习西方技术
D.认为既要学习西方技术,又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材料反映了
①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②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
③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据此,美国确立了
①中央集权制②分权制衡原则③联邦制④两党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