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德国城市及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特大城市,中小城市较少 |
B.中小城市非凡发达,并且分散在全国各地 |
C.城市分布比较集中 |
D.约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
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题。该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
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下表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终点站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动车组车次 |
始发站 |
终点站 |
开车时间 |
终到时间表 |
D21 |
北京 |
长春 |
07∶15 |
13∶31 |
D201 |
南昌 |
长沙 |
08∶00 |
11∶15 |
D584 |
宝鸡 |
西安 |
11∶11 |
12∶23 |
D776 |
深圳 |
广州 |
11∶18 |
12∶28 |
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3′E)
A.D21 B.D201 C.D584 D.D776
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题。 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
C.商业分布和规划 | D.学校分布 |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和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据此完成题。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线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资较小
②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③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必须加强取水区的保护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
②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
③四川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④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题。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③该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据此完成题。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中,经莱茵河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
A.煤炭 | B.铁矿石 | C.钢材 | D.机械 |
新企业不愿落户综合整治前的鲁尔区是因为该区
A.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 B.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
C.基础设施陈旧 | D.通信服务落后 |
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
A.企业数量减少 | B.水源缺乏 |
C.煤炭储量减少 | D.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
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 B.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 D.增加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