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1967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至成为使美国感到极为不舒服的竞争对手。”据此,以下对题干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欧洲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B.法国综合国力比较强,成为美国第一大竞争对手 |
C.二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受到了很大冲击 |
D.欧洲联合进程加快,预示着美国计划的事与愿违 |
蒋介石在1938年底的一次讲话中特别强调:“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北固陕西,南控湘、黔、贵诸省,稳扎稳打……如此,日本则一定多行不义必自毙”。蒋介石的讲话可以反映( )
①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
②没有四川,抗战一定失败
③四川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
④四川在八年抗战中牺牲了大量壮士
A.①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原创】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之8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国民政府的感召,效果显著 |
B.中国军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 |
C.全面抗战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奉行积极抵抗策略 |
D.应当比较客观、公正地看待国民政府的抗战成效 |
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 )
A.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B.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
C.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了重大失误 |
【改编】1944年7月《新华日报》社论:“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据此,以下对题干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美国民主政治模式影响着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构建 |
B.美国民主政治模式是近代中国人民竭力追求的目标 |
C.民主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竭力实现的重要政治理想 |
D.可知此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之一,即要实现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