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各小题:
Ⅰ.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 + H + SO42
(1)在NaHSO4溶液中c(H    c(OH)+ c(SO42)(填 “>”、“=”或“<”下同);用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
(2)将20mLpH=2的NaHSO4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 0.1 mol·L1Na2CO3溶液中,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此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0.001 mol·L1BaCl2溶液,首先析出的沉淀是              。[KSP(BaSO4)=1.1×10-10mol2·L-2;KSP(BaCO3)=5.1×10-9mol2·L-2]
Ⅱ.(1)工业上电解硫酸锌溶液可实现电解法炼锌(控制条件,使H难放电、阳极电极不溶解)。写出相关的电解化学方程式:                         
(2)将干净的铁片浸在熔化的液体锌里可制得热镀锌铁板,这种铁板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镀锌铁板的镀锌层一旦被破坏后,锌将作为原电池的    极发生         反应而损耗,铁受到保护。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人体血液里Ca2离子的浓度一般采用mg/mL来表示。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试回答:
(1)现需要80 mL 0.02 mol·L-1标准KMnO4溶液来进行滴定,则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时, KMnO4溶液应用强酸酸化,本实验选择________作酸化剂。若选择HNO3酸化,则结果可能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草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时,根据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确定反应达到终点。
(4)滴定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实验编号
待测血液的体积/mL
滴入KMnO4溶液的体积/mL
1
20.00
11.95
2
20.00
13.00
3
20.00
12.05

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mg/mL。

(16分)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 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 CO(g)+H2(g) ΔH=+131.3 kJ·mol-1
以上反应达到平衡后,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H2O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加碳的用量 C.加入催化剂 D.用CO吸收剂除去CO

(2) 已知:C(s)+CO2(g) 2CO(g) ΔH=+172.5 kJ·mol-1,则CO(g)+H2O(g) CO2(g)+H2(g)的焓变ΔH=________。
(3) 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作电极,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若用该电池提供的电能电解60 mL NaCl溶液,设有0.01 mol CH3OH完全放电,NaCl足量,且电解产生的Cl2全部逸出,电解前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
(4) 将一定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900
1.0
2.0
0.4
1.6
3.0

通过计算求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________。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反应进行到t 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若用200 mL 5 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工业生产是把水煤气中的混合气体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较纯H2用于合成氨。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实验室模拟化工生产,分别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N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与实验Ⅰ比较,实验Ⅱ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比实验Ⅰ的温度要高,其他条件相同,请在图乙中画出实验Ⅰ和实验Ⅲ中NH3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15)二氧化氯是黄绿色的气体,可用于水体消毒与废水处理。一种制备方法为:
__H2C2O4 +__NaClO3 +__H2SO4 →__Na2SO4+__CO2↑ +__ClO2↑ +__H2O
完成下列填空:
(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每产生0.2 mol ClO2,需要消耗草酸晶体(H2C2O4·2H2O)_________g。
(3)上述反应物中属于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最外层电子云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有色物质,其漂白原理与__________相同。(写一种)
(5)二氧化氯能净化有毒废水中的氰化钠(NaCN),生成NaCl、CO2和N2,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反应产物NaCl中含有 __________键,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备金属钠,氯气在_________(写电极名称)产生。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甲为常见金属单质,甲和丁的稀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①检验丙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试剂为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②向含n mol丁的稀溶液中加入m mol单质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还原产物只有上述无色气体),则n:m可能为__________(填代号)。
A.3:2 B.4:1 C.5:1 D.3:1
③常温下,丁的浓溶液可存放于甲制作的容器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为氯碱工业的产品,含丙的某种药品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①鉴别等浓度的乙溶液和丙溶液,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代号)
A.NaOH溶液 B.CaC12溶液 C.稀硫酸 D.澄清石灰水
②将甲、乙、丙三种溶液混合,向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为22mL(标准状况),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3)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向含有Z元素的简单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下列可作为比较Z和Mg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_______(填代号)。
A.测两种元素单质的硬度和熔、沸点 B.测等浓度相应氯化物水溶液的pH
C.比较单质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D.比较两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的高低
(6)Z单质和Mg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常见的焰火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测定该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能确定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的数据组有_________(填代号)。
A. B. 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