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是
| A.程朱理学 | B.阳明心学 | C.李贽“异端” | D.经世致用思想 |
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地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案例适用于下列哪一法律()
| A.《刑事诉讼法》 | B.《民事诉讼法》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新时期我国确立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①共同管理、团结一致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③民主监督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对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初步建立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 B.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 C.它适应中国的国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 D.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标志着()
| A.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完成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 D.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确立 |
2003年5月23日《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近几年全市审理的各类“民告官”案件进行调研显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总是败多胜少,1999年以来败诉率一直高居53%以上。普通老百姓告官所能依据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民法》 | B.《宪法》、《民事诉讼法》 |
| C.《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D.《刑法》、《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