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这里所说的“秘密”可以理解为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B.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对外贸易的发展 |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史实是( )
A.废分封,行县制 | B.废丞相,设内阁 |
C.实行刺史制度 | D.推行行省制度 |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 B.推行郡县制 | C.攻打匈奴 | D.修筑长城 |
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 B.削弱地方权力 |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D.防止大臣专权 |
秦朝时李崇任陇西郡守,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下列与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免 | B.是陇西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C.有权任免辖区内所属官员 | D.陇西地处秦朝的西部边疆 |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 )
①禅让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