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这里所说的“秘密”可以理解为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下表是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对这一年不同地区不同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的统计结果()

对上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地区的国家福利制度、措施比工业地区完善
B.农业地区的医疗水平比工业地区先进
C.有助于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D.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这说明伏尔泰()

A.在认识与宗教上坚持理性原则
B.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
C.认为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
D.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宗教信仰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里恩格斯评论的是()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