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4)依据材料4、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60年代开始及70年代末,农村搞“包产到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结局有何不同(4分)? 
(5)依据材料,分析“小岗模式”与60年代“包产到户”有什么区别(2分)?“小岗模式”的推行有什么作用(6分)?
(6)战后,法国对落后小农经济的改造,对今天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转变有哪些可借鉴之处?(6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洋务运动期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曾经出现三次出国留学的热潮,试分析促成这几次热潮的背景、主要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在斗争方式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及当时内外形势的状况,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并指出这种斗争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在组织形式、领导阶级、革命纲领和斗争目标方面的不同。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与时俱进,其民主革命思想新发展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促进其思想发展的客观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这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一份考卷,应考的有300多人,都是中小学生,考卷中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列举崇拜孔子者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范文正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6人,大禹、陶侃、朱熹、华盛顿4人,程德全3人,苏轼、康有为、袁世凯、屠元博2人,伯夷、周公、仲田、苏秦、张仪、秦始皇、张良、萧何、韩信、司马迁、马援、班超、陆九龄、韩愈、司马光、程颐、徐光启、顾宪成、史可法、曾纪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培根、卢梭、梁启超、武训、杨斯盛、安重根、蔡普成……各一人,此外23人则无所崇拜者也。
摘自1913年7月1日《时报》
回答:
请根据这份答卷统计,指出民国初年在中下层民众中有哪两种主要思想倾向,说明这两种思想倾向存在的原因,及其与袁世凯在政治、思想领域倒行逆施活动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 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9万两。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据《剑桥中华民国史》对华投资现代工业的统计: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330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95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5006200000元,工人557622名。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剑桥中华民国史》
回答:
①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不得罗列数字)
②材料三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指什么?并说明其原因。
③为什么会“转瞬即逝”?为什么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