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东西方思想家,按照其思想都有肯定人的价值的共同之处来搭配,错误的是
| A.孔子—苏格拉底 | B.孔子—薄伽丘 |
| C.康德—但丁 | D.普罗泰格拉—朱熹 |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得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
|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
| C.龙生龙,凤生凤 | D.立嫡以长不以贤 |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海内,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赤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B.实行郡国并行制 |
| C.推行三公九卿制 | D.推广行省制度 |
据史籍记载: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
| A.殷商后期实行兄终弟及制 | B.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
| C.殷商实行“传长不传贤” | D.殷商时期宗法与分封互为表里 |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 A.禅让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