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两万多字,分两期连载,初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历史论(唯物史观)、经济论(政治经济学)和政策论(科学社会主义),并指出这三部分是不可分割的,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该文”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B.《庶民的胜利》 |
|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
| 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
| C.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
| D.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
有学者指出,培根(156l—1626 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 一 1727 年) 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
|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
|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
|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 A.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
| 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 |
| C.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
|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 |
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
| B.“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
| C.“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区别 |
| D.“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 |
从2009年底开始,一部筹备长达12年之久的3D电影《阿凡达》,一举横扫了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也在2010年破了中国单片票房纪录。之所以有这样的辉煌,主要是应为它()
| A.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 B.拍摄准备时间比较长 |
| C.代表了未来电影发展方向的技术进步 |
| D.敏锐地回应了影响文明发展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