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各种博览会的举办是展示社会进步的重要平台之一,如1851年伦敦博览会,1912年费城博览会和即将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他们向世界隆重地展示了各个时期的辉煌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大时期的辉煌成就昭示了近现代人类文明历程的哪三大里程碑?
(2)列举伦敦博览会和费城博览会最可能展示的发明成果
(3)依据图片结合所学,试分析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是如何体现时代发展与中国文化元素的结合?
家训是指长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唐·刘禹锡《名子说》 |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
宋·包拯《包拯集》 |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噎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
清·张英《恒产琐言》 |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训体现的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在家训形式上此时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另外,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
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科举)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家训的“革新”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革新”的具体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家训?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时被称为“世界工厂”。多少年来在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大工人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1842年5月2日,伦敦街头人山人海。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来到国会下院,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请愿书上写道:“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请愿书还指出,在英国“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回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
材料二 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宪章运动再度高涨。第三次全国请愿书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事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97万人。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4月10日,全国宪章派第3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四套华丽的马车上向国会驶去,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材料三 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议会在1842年通过了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令。《人民宪章》的6条要求,除每年选举议会外,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
(1)依据村料一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英国宪章运动出现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人要求分享选举权的合理性及这次运动的历史影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人认为拿破伦叱咤风云是一代枭雄,但我认为他的过错是最主要的。拿破仑发动俄罗斯战争,使一百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西班牙战争,则使法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并且将战火烧遍了整个欧洲。到了1809年底,拿破仑占领别国领土的面积已经相当于法国本土的三倍多了,统治外国人口达7500万,这样沾满血腥的双手,爱好和平的你还会赞扬吗?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这是一个极为先进的政体。在大革命中,拿破仑的个人威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其权力欲望也不断膨胀,开始逆历史而为,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帝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且他还迎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使自己又拜倒在正统之前,这是一个真正地革命者应有的思想和做法吗?
他请罗马教皇来为自己加冕,无疑是为自己皇位的正统披上神圣的外衣。对于他的思想,他的举动,刚刚经历法国大革命洗礼的法国人民,会支持吗?法国大革命期间就颁布了《人权宣言》,其规定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这也是调动下层人民起来革命的动力,而拿破仑逆着人民的意愿,恢复贵族的统治,这完全背离了法国大革命的宗旨。
拿破仑逆着历史潮流,逆着人民意愿的行为,注定了他的失败。所以我说,拿破仑的一生是过大于功的一生。
---摘自《拿破仑之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作者认为拿破仑的“过错是最主要的”理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作者所指的拿破仑的过错选择其一进行评述。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场资源战争。
---摘自亨利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美国派重兵参战的三次战争(1950-1991年)
时间 |
美国派兵人数 |
进攻方伤亡 |
|
朝鲜战争 |
3年 |
44万人 |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伤亡和被俘109万人 美军死亡36570人 |
越南战争 |
12年 |
55万人 |
美军58209万人战死,30多万人受伤 |
海湾战争 |
42天 |
48万人 |
多国战队阵亡223人,负伤697人,13人被俘 美军死亡148人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指出海湾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取得明显优势的主要因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卢梭认为,“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面对孟德斯鸠等人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思想,卢梭说:“他们把主权者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片凑起来的怪物;好像他们是用几个人的肢体来凑成一个人的样子。”他明确表示,主权不仅是不可转让的,也是不可分割和代表的。主权或者立法权是属于人民的,行政权则是属于政府的。
材料二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 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负担最轻,在贵族制之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负担最大。所以,国君制只适宜于富饶的国家;贵族制只适宜于财富和版图都适中的国家;民主制则适宜于小而贫困的国家。
---摘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卢梭怎样的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卢梭主要的思想观点。
(2)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卢梭怎样的政治理想?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