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封建时代香港先后出现的生产性行业很多,最主要的是农业、渔业、航运、制盐、采珠和制香。其他还有烧灰(石灰和水生动植物的壳灰)、打石、制作陶器和瓷器等等。……沿海居民以从事渔业、航运、制盐、烧灰、采珠等为主,农业只能在坡地和谷地发展。新界是主要农业区,九龙半岛和港岛、离岛的农田相对较少。……封建时代香港的农产品以农户自身消费和在附近地区销售为主,除名茶外,其他农产品很少远销。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香港经济的特点,并据此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从1841年至1860年的19年间,整体经济就经历了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凹”字形发展过程。……中国作为战败国,缉私力度更加减弱,各国商人以香港为基地的走私活动越发猖獗,这也使香港的合法贸易减少,财政收入降低,公共开支紧绌。……在官商各界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的情绪笼罩下,地产主抛售地产,有些商店被迫倒闭。港英政府汉文正使郭士立写道:“香港地方贸易出现的情况,比最感失望的商人所做的估计还要糟得多。”这是香港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个萧条期。
(2)依据材料二指出香港政治地位的变化并归纳香港经济发展的概况。
材料三 2000年至2005年,受到区域和全球经济环境不断改变,以及与内地进一步融合所推动,香港经济结构持续向服务业转移。内地经济发展蓬勃尤其为香港服务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同时,内地拥有大量低廉的土地和劳工资源,以及内地生产力不断上升,也推动了香港经济朝高增值发展。2000年至2005年期间,整体服务行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由86.6%增至90.7%,而制造业及建造业则分别由5.4%和4.9%下跌至3.4%和2.9%。
——以上材料均摘自卢受采《香港经济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香港经济结构的变化,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9分
在古希腊和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统治了西方世界长达近千年,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压制,为此,一些杰出人士不顾教会的迫害,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了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指导思想或核心思想是什么?
(3)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在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思想解放潮流?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小题13 分
材料一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英国法律)呢?这是否在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而在罗马不会呢?”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集会等自由;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法、德、美四国的政体名称。并指出导致政体复杂局面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同点及进步之处。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点。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小题 9 分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三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四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概括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75年11月,李鸿章就日人易服一事质疑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道:“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服装乃贤明之举,我国服装纺织方便,用贵国原料即能制作,如今却要模仿欧服,实在要付出莫大的冗费。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当即回答说:“毫无羞耻之处,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正如我国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我国旧服宽大而不轻便,适应怠慢而不是应勤劳,然而我国不愿意慢慢致贫,想要勤劳致富,所以舍旧就新,现在所费,将来可得到无限回报。”——摘编自舟欲行、黄传会《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
(1)根据材料,概括李鸿章和森有礼两人争论的观点。
(2)根据材料,结合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关事实评析其争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材料二 (西方政治制度)在新兴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其他因素作用下,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已经进行了调整,其具体运行机制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大众社会普选权的实现、政党政治的兴起和政治权利中心的改变……在英国,战争极大地扩大了劳合•乔治和丘吉尔的权力。二战以后,旧体制造成的动荡不安的局面更加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戴高乐制定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剥夺了议会选举总统的权利……从此,国家政治中的最高权力从议会专制总统手中,“议会至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1)为达到“所要保持的自由”,联邦派所作出的重大举措是什么?试做简要评价。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现代西方现代政治运作机制的主要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