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4)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仍流传至今。根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探究创新)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二 1957年7月,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呼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他的见解错误地遭到批判。
材料三 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文革中曾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吴祖光与新凤霞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6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8分)
(3)从“双百”方针的贯彻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8分)

中国知识阶层是最具有现实感的群体。每当面临激烈社会变迁的时候,他们往往在社会变革中扮演最为激进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顾炎武强调为学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秉承“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古训,认为对社会历史(“文”)的探讨和操守气节(“耻”)的砥砺,同样重要;还提倡“利国富民”,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更是影响深远,流传至今。
(1)明清之际,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的知识界对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抨击。概述其主要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
材料二 中国长期形成的重农抑商、崇士轻商的思想观念在近代遭到全面的挑战,逐渐从主流意识滑落到非主流意识的地位,明清时期尚属微弱的重商议论终于汇合成一股汹涌的重商思潮,并逐渐跃升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放一段异彩。
——马敏《中国近代化思潮的一个侧面——商战》
(2)传统知识分子主张重义轻利,而洋务知识分子主张“商战”,状元张謇弃官从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在新形势下,“双百”方针得到更加自觉、坚定的贯彻,重新焕发了它的勃勃生机。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这是结合新时期的历史特点对“双百”方针所作的深刻阐述。
(3)“文革”后,知识界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景象,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4)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知识分子的基本看法。(5分)

(探究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5年10月17日中国“神六”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地面。航天人说:“古代五千年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值得骄傲的遗产;中国近代……没有值得骄傲的,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给后代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
材料二 

材料三 推迟后的中俄合作火星探测计划将于2011年发射升空,并将首次综合开展具有挑战意义的深空探测行星无线电科学实验和研究。中国“萤火1号”火星科学探测工程的推进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了飞出地月系统的深空探测历程,同时也标志着行星无线电科学正式纳入了我国行星探测的体系。

“萤火1号”火星探测器
外观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近代……没有值得骄傲的,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定的遗产;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给后代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说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对此你有何感想?(8分)
(3)你认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1950—1959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59—1962年:非常时期,呈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1965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66—1975年:非常时期,几乎呈零增长;
1975年以后,指数增长期,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接近。
——《中西500年比较》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总趋势如何?(5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阶段中国科技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3)如何认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