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沿南北半球分界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a、b两地的陆地自然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
| A.a受暖洋流的影响,b受寒流的影响 |
| B.a地位盆地地形,b地为高原地形 |
| C.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少,b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
| D.a受赤道低压的影响,b 终年受信风的控制 |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第下列各题。
| 地点 |
A |
B |
C |
| 海拔(m) |
400 |
250 |
460 |
| 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 |
212 |
73 |
221 |
该区域可能属()
| A.向斜谷 | B.背斜谷 |
| C.向斜山 | D.背斜山 |
该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 B.大豆 | C.苹果 | D.茶叶 |
某城市(46°N,127.5°E)公司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如下图)。读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7月某日天气晴好,胡先生8点(北京时间,下同)将车停到当日庇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那么胡先生17时下班前爱车被阳光暴晒的时长最可能是()
| A.1小时 | B.1.5小时 |
| C.2小时 | D.一直在办公楼阴影中 |
下列节日中,阳光照射办公楼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劳动节 | B.儿童节 |
| C.建军节 | D.国庆节 |
读图幅相等的四幅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上面的四幅图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①图 | B.②图 | C.③图 | D.④图 |
若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下列坡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 C.①>②>③>④ | D.无法判断 |
读我国某大城市郊区多年平均及2011年的气候资料数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 序号 |
项 目 |
多年平均数据 |
2011年数据 |
| ① |
年平均气温 |
11.6℃ |
12.5℃ |
| ② |
日平均气温≥0 ℃的终止日 |
11月23日 |
12月17日 |
| ③ |
年降水量 |
633.4 mm |
557.5 mm |
| ④ |
春季降水量 |
69.1 mm |
71.2 mm |
| ⑤ |
夏季降水量 |
463.8 mm |
353.7 mm |
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该地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护田林树种可能是( )
| A.红松 | B.沙拐枣 | C.樟树 | D.杨树 |
该地2011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 A.夏季风势力更强 |
| B.城市为居民供暖时间可能缩短 |
| C.春季气温比往年同期低 |
| D.河流封冻天数变长 |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洋流 |
| C.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 |
对该岛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大陆岛 | B.地势崎岖 |
| C.地震频繁 | D.人口稀少 |
全球变暖对该岛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
| A.山顶冰川融化 | B.风暴潮频次增多 |
| C.植被更加茂密 | D.农作物产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