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材料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应对世界竞争之必须,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开通,投资总额1166亿元。目前,武广客运
专线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铁路客运专线。它演绎的“中国速度”表明,我国的科研制造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武广高铁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其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这是中国铁路人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创造的又一新里程碑,它充分展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最新成就。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中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下列地区或企业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某市过去以加工贸易为主。2009年以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科技园区的 设把所有高端行业租研发企业集中到一起,形成板块。 |
分析: |
某软件公司提出由产品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即按照客户的要求,来配置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服务。 |
分析: |
某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的环境,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引凤来巢。 |
分析: |
某市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一直是东富西贫。为改变这一局面,该市加大对西部投入,建设大型商业开发区、休闲度假区。 |
分析: |
某市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引导农民分层次的向城市、向农村的新型社区集中,引导农民的土流转,进行集约经营。 |
分析: |
材料三 面对粗放式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当前的环境压力,北京市委提出发展低碳经齐。经过组织专家论证和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决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打造低碳示范园区;平倡导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过绿色低碳生活。
(4)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国务院决定,对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2009年1月9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会上,授予“青藏铁路工程”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问题: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重视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08年9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十项措施,计划投入总额达4万亿元。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就有5项面向农村,其中有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改造农村危房、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加大对 “三农”信贷支持,这些举措将有力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促进农村消费,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更出成效。
结合上述材料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国家重视农村消费的原因。
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了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占地球表面积约71%的辽阔海洋将是2l世纪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宝库。近几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扬,陆地资源的枯竭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海洋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各国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依据海洋资源的承载能力,中国政府采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政策,以促进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有序有度、合理开发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取得有效成果。
问题:用人与自然关系原理谈谈为什么在开发海洋资源时必须保护环境?
2008年全球共发生了321次较大自然灾害,造成近23.6万人死亡,受灾人数达2.11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810亿美元。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也偏多偏重,南方暴雪、四川地震……,种种极端气候现象、地质危害现象使工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群众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广大人民群众和有关专家呼吁我国政府建立完善有效的气象预警机制,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用因果关系原理分析建立完善有效的气象预警机制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