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材料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应对世界竞争之必须,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开通,投资总额1166亿元。目前,武广客运
专线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铁路客运专线。它演绎的“中国速度”表明,我国的科研制造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武广高铁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其铁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这是中国铁路人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创造的又一新里程碑,它充分展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最新成就。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中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下列地区或企业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某市过去以加工贸易为主。2009年以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科技园区的 设把所有高端行业租研发企业集中到一起,形成板块。 |
分析: |
某软件公司提出由产品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即按照客户的要求,来配置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服务。 |
分析: |
某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的环境,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引凤来巢。 |
分析: |
某市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一直是东富西贫。为改变这一局面,该市加大对西部投入,建设大型商业开发区、休闲度假区。 |
分析: |
某市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引导农民分层次的向城市、向农村的新型社区集中,引导农民的土流转,进行集约经营。 |
分析: |
材料三 面对粗放式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当前的环境压力,北京市委提出发展低碳经齐。经过组织专家论证和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决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打造低碳示范园区;平倡导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过绿色低碳生活。
(4)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一 读书开启民智
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系列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 书法陶冶情操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对于此项举措,少数同学认为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字,而且"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
(2)假如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请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服少数同学。
材料三财政助力文化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3)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为"文化走廊"(以五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在收藏市场上紫砂壶受到藏家的热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造假现象,生产经营仿冒艺术大师作品的公司从中获利丰厚。当记者询问被侵权艺术家为什么不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打官司,结果只会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得不偿失。
(2)请你评价材料中公司或艺术家的行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
材料二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6月18日正式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
材料二 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回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2)依据材料二,请你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知识,就着力解决党的作风问题提几项合理化建议。
35年,我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历史。
改革开放前 |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配置 |
1978~1984年 |
形成并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
1984~1988年 |
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1988~1992年 |
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1992~2012年 |
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1)概括图1、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此有观点认为:“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弱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请你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在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