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人类历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也引发了人们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局势的思考。据此回答7-10题。美国的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惟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在此:( )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 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 |
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 D.总结了人类历史的行为 |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
B.第二次世界![]() |
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
1938年希特勒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兰,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但是现在,对法国来说已为时太晚了。希特勒所说的法国可以阻止德国的依据是:( )
A.《九国公约》 | B.《四国条约》 | C.《凡尔赛和约》 | D.《色佛尔条约》 |
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已经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其中,两个“小孩”指 :( )
A.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 | B.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
C.奥地利和波兰 | D.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 |
1917年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制订策略。这个文件在刚提出时,并没有被全党立即接受,但很快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在下列《四月提纲》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俄国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是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 B.“不要议会制共和国” |
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 | D.“废除警察、军队” |
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 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
“公元前6世纪早期,许多经济状况相同的(希腊)城邦都经历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残酷内战,往往长达数十年。然而,在雅典,一个名叫梭伦的贵族以各阶级调停人的身份出现,为阶级纷争设计了一个出路。”下列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 B.铲除贵族的政治特权 |
C.剥夺贵族的土地 | D.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
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这是邓小平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 D.南巡期间的讲话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
①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②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
③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
④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