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党理论创新实践的研究,推出一批理论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材料三: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学习《决定》后,就“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组成探究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并就“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倡议。
假如你是该探究小组的成员,请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4分)
(1)《纲要》为什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6分)
(2)就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向学校提出3条建议。(3分)
(3)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请谈谈你准备如何做。(5分)
材料一:“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3年11月1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摘要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连续三年呈缩小态势。这三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粮食价格稳中有升,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增产和增收;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种粮等补贴力度的加大;随着外出务工工资水平的提高,选择外出务工的人数增加,广泛从事建筑、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通过转让土地承包权等获得的收入也稳步增长。
材料二:根据刘易斯的人口转移理论(“刘易斯拐点”),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时,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就会产生劳动力竞争,劳动力工资水平由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决定,这时工资会不断提高。目前,城镇用工与农村用工的竞争已经展开。调查显示,在山东沿海地区1500元以下的月工资水平,会普遍遇到招工难问题,而2000元以上这种情况就很少,很多农民工开始对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提出较高的要求。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
(2)联系材料二,谈谈在应对“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过程中,劳动者和企业应做好哪些准备。
材料一: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图
注: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169元、7627元。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收入人均倍增不等于人人倍增,请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京津翼协同发展被明确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撑带”,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将为长江经济带沿岸中心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机遇。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财政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比较
材料二:建立长江经济带,可以串起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大板块,更好地实现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互补、产业的转移衔接和优化升级以及市场的整合统一,目前,付诸实施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中国要在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有效推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使之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必然是一个关键性任务;另一方,中国当前处于发展速度换挡器、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亟须寻找新的发展引擎和促动转型升级的抓手。
材料三:长江文化是以长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优势,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归趋性文化体系,是长江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结的总和和集聚。长江流域共有14个民族自治州,32个民族自治县,全流域50多个民族总人口约4亿人,从其生存空间来说,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这些地区是长江水系的干流或支流流经区。长江文化是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为主体,包括滇文化、黔文化、赣文化、闽文化、淮南文化、岭南文化等亚文化层次而构成的庞大文化体系,这些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在相同的文化规则下聚合成一个共同的文化体,长江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 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建设长江经济带的积极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长江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漳泉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资源环境空间管理措施,出现了城镇建设挤占生态空间、工业园区发展成片、污染排放监管不严等现象,引发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生态失衡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不断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环境问题正倒逼三地进入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新型区域治理阶段。环境保护一体化对环保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
材料二: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也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厦漳泉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更是厦漳泉三市的民心所向 和迫切要求。三市签订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先后在厦门和漳州召开了两次党政联席会,制定《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提出到2015年,厦漳泉大都市区要初步实现同城化,2020年基本实现同城化。四大定位面向海峡两岸,布局“一核、三带、两轴” “一核”指大都市核心区;“三带”指绿色山地生态保育带、沿海产业城镇聚 集带、蓝色海洋保护与开发带;“两轴”指厦漳 -龙岩- 赣州发展轴和厦泉-三明-抚州发展轴。在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下,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加速。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如何破解资源环境问题?(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战略部署的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战略部署的理论依据?
材料一:2014年11月19日以“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为期三天的会议云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名政要、互联网精英、学者。其中,美国“八大金刚”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等的负责人,以及国内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张朝阳、丁磊、曹国伟、中国联通掌门人常小兵、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等大佬悉数到场。
当前,全球新一轮信息革命已经来临,2014年全球网民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数据统计,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目前我国已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我国占了4家。但互联网的起源和成熟都在美国,美国掌握着整个互联网的主导权,比如:连接国际互联网的13台根服务器,美国占了10台,而中国1台也没有。对中国而言,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发展安全缺一不可,参与制定互联网规则迫在眉睫。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将成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平台。
材料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表示,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网相连。当今世界,对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有共识也有分歧。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让世界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让互联网造福世界,而不能给人类带来危害;让互联网给各国带来安全与和平,而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攻击另一个国家的“利器”;让互联网更多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们更需要互联网带来的机遇;让互联网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不能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更不能成为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工具;让互联网更加文明诚信,而不能充斥着诽谤和欺诈;让互联网传递正能量,继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让互联网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1)阅读材料一、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和我国发展的实际说明我国走向“网络强国”有哪些有利条件?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当如何让互联网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