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党理论创新实践的研究,推出一批理论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材料三: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学习《决定》后,就“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组成探究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并就“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倡议。
假如你是该探究小组的成员,请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4分)
(1)《纲要》为什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6分)
(2)就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向学校提出3条建议。(3分)
(3)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请谈谈你准备如何做。(5分)
2011年4月14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中国三亚举行会晤,会晤的议题涉及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形势、发展问题、金砖国家合作等内容。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会晤并发表讲话。他表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拥有和平安宁、共享繁荣的21世纪,各方应大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胡锦涛强调,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机制是全球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与多边主义的重要实践,可以继续在促进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中国发展得越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越大。中国欢迎世界各国参与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结合材料,谈谈胡锦涛主席强调的内容体现的政治学道理。(10分)
2011年2 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请简要回答国家重视网络民意,发挥网络监督的意义。(6分)
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12月31日发表的新年贺词称,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中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2分)
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10.39%提高到2008年的19.99%。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1996-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因此,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调结构”的重中之重。
运用政府职能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以下情景。
情景一:在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部分群众说:“这种选举方式太好了,它能让我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要是所有的人大代表都实行直接选举该多好啊!”
情景二:亚运会是亚洲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为办好这次盛会,决策部门就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市容环境等向市民征集建议。
情景三:你的同学张某因为家中拆迁问题对当地政府的一些做法不满,在网上发帖对一些官员进行人身攻击的同时,还准备请人“教训”他们。
(1)情景一中,你觉得那些村民的愿望——所有的人大代表都实行直接选,最近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2)情景二中,你想对决策部门提出建议,你会通过哪些具体途径?
(3)情景三中,张某的做法属于无序的政治参与。无序参与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4)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究,对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