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51年,玉树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藏民族自治洲。近60年来,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藏族、蒙古族等各族群众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4.14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玉树各民族同胞生死相依,谱写出一曲民族团结、合力抗灾的动人之歌。“藏汉一家亲,同是中国人,有比奶茶还香浓的民族情。玉树不会倒,青海会常青……”这是65岁的仁措达丁对玉树灾区各民族团结协作抗震救灾的生动传唱。
材料二:在积极实施抗震救灾的同时,党和政府及时全面启动玉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各项工作,强调要科学规划,确保用三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再用两年时间,把玉树州首府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地区。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民族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玉树不会倒,青海会常青”?
(2)有人认为,灾后重建成功与否取决于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请运用辨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此作简要评析。
材料:目前社会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些顺口溜:“工资不变应万变”,“张家有财一千万,九户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家家都是钱百万。”“有钱的不想消费,想消费的没钱” “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中国人喝牛奶结石”“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二万起;住不起,万元以上一平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就如何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铿锵玫瑰,斗志男儿,逐鹿中原,力拔壮丽山河。万里长城,绵亘巍立,母亲黄河,千里滔滔,崛起民族的脊梁,夯实民族灵魂的基础。中华民族精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髓,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柱石,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在未来岁月中继往开来、永远开拓的强大精神动力。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当前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0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0周年纪念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壮举。“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1)“老西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
201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纪念日。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英雄的志愿军将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抗美援朝斗争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种一切听从党召唤的政治觉悟,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同甘共苦、团结战斗的优良作风,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不畏强暴、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请思考:为什么说抗美援朝精神“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作家从事文学创作,首先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出发。他们的生活积累越深厚,就越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文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