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动物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
![]() |
(l)A图细胞处于 时期。
(2)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为 。
(3)该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同源染色体 对。
(4)该动物的体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
(5)在方框中画出B图5-6时细胞分裂图(不要求标出基因)。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型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
(4)已知抗旱型(R)和多颗粒(D)属于显性性状,且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型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型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抗旱型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_ ______。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 ____。
某农科院培育出新品种香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自然条件下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
(2)若花色由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图。
①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②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红色植占 。
(3)假设茎的性状由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那么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下图为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
(2)Ⅱ-5的基因型为___ _,Ⅲ-7的基因型为 。
(3)Ⅱ-2和Ⅱ-3婚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
(4)若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1/100,且Ⅲ-1为该人群中一员,则Ⅲ-1和Ⅲ-2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 ___。
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A~C为物质,①~⑤为过程。
(1)①~⑤过程中,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_____(填序号)。
(2)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①过程的场所有____ _______。
(3)在化学成分上物质B与物质A的主要区别是物质B含有______ ___。
(4)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碱基对 造成基因突变导致的。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 控制生物体性状。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
③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
④常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
⑤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