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010年4月8日下午召开第26次会议,讨论研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实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李源潮主持会议,并对做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工作提出要求。
李源潮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要求,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组织领导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工作。要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人才规划纲要的内容进行系列解读和深度解读,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我国企业应该怎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运用有关的政治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材料一:
注: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
材料二: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法治,让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材料三:作为改革先行者,广东省在1993年就已经提出“依法治省”。作为中国第四大港口,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提高法治指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继2015年元旦贺词的“点赞”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春节贺词中带火一个词:家风家教。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孟郊那首著名的《游子吟》,讲述了“家”的重要性。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在这个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里,把每个人的“小家”提到和国、天下同等重要的地位,正是发出这样的勉励性信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不是仅在标语教材里出现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贴近我们每个人,需要我们去践行、去倡导、去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价值观的强大,让我们从注重家庭开始。在这个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可或缺,都至关重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 简述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相关知识阐述家风建设的积极意义。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2015年浙江省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建设美丽浙江。
材料一:图、2009-2014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
注:2014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减排指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表、2014年浙江省城市环境治理情况
项目 |
同比变化情况 |
全省城市污水排放量28.28亿立方米 |
比上年增长2.8% |
城市污水处理量为25.39亿立方米 |
比上年增长4.3% |
城市污水处理率89.8% |
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 |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8% |
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77平方米 |
比上年增长3.4% |
材料二:杭州市在发展环保产业方面,充分发挥杭州市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相对密集的优势,形成集环保装备与产品生产、环保服务业以及环保高新技术孵化推广于一体的复合型环保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水处理成套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置等环保装备生产。环保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环境技术咨询、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等。力争培育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创新活力勃发的龙头骨干企业。
材料三: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更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严重影响人民生活。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长张鸿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诺,要掀起一场环境保护的执法,打造杭州的“西湖蓝”。 事实上,“西湖蓝”作为杭州市试图通过真金白银打造的新名片,针对的是整个环境的治理。杭州重现“西湖蓝”,是对百姓健康与生活品质的一种担当意识,是对改善中国乃至世界环境状况的一种责任意识。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配置资源”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分析杭州市发展环保产业措施的积极意义。
(3)面对雾霾,作为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如何为群众的健康扫清雾霾的影响。
为倡导全民阅读,满足广大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N市从2012年起开始打造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行城乡图书馆之间一卡通行,图书借阅通借通还;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覆盖全市的数字化网上图书馆,通过免费局域网,让更多城乡读者免费阅读、查询和参加文化活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举办读书活动、艺术欣赏、文艺演出等各种文化活动……这一系列倡导“全民阅读”的活动,既保障了城乡居民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又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和道德力量,为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结合材料,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活动是实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过程。(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阐述N市倡导全民阅读的理由。(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中华文明5000多年生生不息,源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秉性。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也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极大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增强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今天,草根创新、蓝领创新、创客、众创空间等新的创新形式层出不穷,创业创新正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长期以来,保守主义、中庸之道等惯性思维和落后思想,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大众创业创新。要激发全社会的智慧才能和创造活力,必须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和谐氛围,培育创新精神,形成创新风尚。
(1)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