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表示一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DNA相对数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A图①阶段属于哪一种细胞分裂方式:____。
(2)B图所示的a、b、c、d 4个图像,分别是A图所示的①~⑤中的什么时期?(填图中的代号)a____,b____,c____,d____。
(3)B图所示的a、b、c、d图中的DNA量与体细胞DNA量不相同的是____。
(4)A图①时期,细胞内有__条染色体,__个DNA分子。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的探究实验。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①在实验中,如果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正确的计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________(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
C.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②下表是某小组记录的实验结果:
时间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
酵母菌数(万个/毫升) |
32 |
127 |
762 |
824 |
819 |
821 |
820 |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型增长。第4天开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基本停止,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2)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该小组继续探究某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影响,得如下结果。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mol) |
9 |
12.5 |
15 |
30 |
产生酒精的量(mol) |
9 |
6.5 |
6 |
O |
据表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在氧气浓度为d时,酵母菌进行________呼吸。
自艾滋病被发现那天起,科学家就通过国际合作致力于研制让健康人免于感染的疫苗。2009年9月24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了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联合疫苗”。这种“联合疫苗”是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最有效的良方。科学家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______过程。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
(5)研究人员说,这种疫苗针对的是泰国流行的艾滋病,是否对美国、非洲或其他地区流行的艾滋病有效现在还不清楚。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RNA为单链,容易发生变异。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结合遗传信息传递图解
你认为控制HIV产生新个体的最佳环节是上述_________。(填序号)
(6)B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下图Ⅰ是某局部组织结构模式图,图Ⅱ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代表激素名称。请据图回答:
(1)试用箭头表示图Ⅰ中A、B、C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
(2)图Ⅰ中,A、B、C三种液体中含氧最多的是液。
下列不属于人体A、B、C的组成成分的是。(填序号)
①K+、激素和乙酰胆碱 ②血红蛋白、O2和HCO3-
③氨基酸、CO2和胰岛素 ④Ca2+、递质小泡和葡萄糖
(3)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激素Y的名称是。
(4)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激素最终能被靶细胞识别是源于细胞膜上的。
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4是反射弧组成中的。
(2)5处的细胞与2处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3)若该图是完成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反射弧,则结构1为。
(4)若在3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则在1、2、3、4处可发生钠离子内流现象的是。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为了证明这种药物“在反射弧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请利用图中的A、B、C三处实验点,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下图为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过程分别是指、、。
(2)供体母牛的主要职能是 ;受体母牛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3)生物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生物技术的应用带给人类很多福音,但也存在着安全性和伦理方面的争议。关于克隆技术在人类中的应用,我国政府的观点是禁止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