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 )
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专制 |
B.全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 |
C.赢政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三公 |
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 |
1949年,新中国建立,美国不承认新中国政权,中美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1971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各组政策或口号与上述“开始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时间分别相符的是()
A.“求同存异”“打扫干净屋![]() |
B.“一边倒”“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 |
C.“另起炉灶”“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断交、废约、撤军”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其原因是()
A.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
B.工业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 |
C.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
D.国家综合国力有较大增强 |
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其主要表现为()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②结束了外来侵略威胁,消除了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
③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④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指出:“统一战线模范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材料中所说的政府应该是()
A.工农民主政府 | B.人民民主专政政府 |
C.国共联合政府 | D.“三三制”政府 |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
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
C.反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 |
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