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值线图,回答:
(1)若此图等值线①>②>③,则图中由丙到丁表示
A.河流流向 B.高压脊 C.暖流流向 D.寒流流向
(2)若图为沿海等盐度线且①>②>③,则可能表示河口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3)若图等值线为等温线且③>②>①,当北京时间6月22日10点时,甲乙地区区时为6月21日23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区在南半球且甲乙为海洋 B.图中地区在北半球且丙丁洋流为日本暖流
C.图中甲乙为陆地,丙丁洋流为本格拉寒流 D.图中丙丁为海洋,且丙丁洋流为巴西暖流
(4)依据第(3)题结论,则丙丁附近国家
A.只能是热带雨林气候 B.农产品以出口牛肉著名世界 C.为本洲最大国家 D.当地草原上草木茂盛
根据图1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若图1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A.②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 B.①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
C.②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 D.①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
若图1表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且乙表示变质岩,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能为沉积岩 | B.丙可能为岩浆 |
C.②不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 D.①可能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
读图,回答1~3题。此时,太阳直射在:
A.90°W,15°S | B.90°E,15°S |
C.90°W,23.5°S | D.90°E,15°N |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A.90°W一135°W一180° | B.O°一l20°E一180° |
C.90°E一120°E一180° | D.90°W一180°一90°E |
此刻: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 B.北半球白昼变长 |
C.塔里木河可能处于断流的季节 |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9年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执行中国2009至2010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当中山站的各项工作步入平稳轨道后,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综合队将乘坐“雪龙”号再次启程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读图,完成1~2题。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A.19小时 | B.21小时 | C.22小时 | D.24小时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
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 |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 |
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下图为“某大河流域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关于图中所示地区地质、地貌和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岭,背斜成谷 | B.①地地下有可能找到石油 |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 D.从甲到乙,地层形成年代越来越老 |
若在图中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盐度升高,生态破坏 |
B.河口滩涂面积增速变缓 |
C.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严重 |
D.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增大,洪涝灾害加剧 |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冬季有凌讯现象 |
B.该流域自然带呈现明显的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
C.该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
D.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