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李鸿章 | B.冯桂芬 | C.康有为 | D.陈独秀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背景相同 | B.目的和性质相同 |
C.方式相同 |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判断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从本质上看,英国侵略者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
A.使鸦片贸易走私合法化 |
B.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
C.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
D.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济损失 |
英国内阁被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那么其中两院是
①上院②下院③参议院 ④众议院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发展趋向是
A.议会处于黄金时代 |
B.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内阁,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
C.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
D.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