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海选”是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一种直接选举方式,用四个字概括,就是 “村官直选”。这种选举方式是吉林省梨树县梨树乡北老壕村在1986年换届选举时首创的,因而该县被称为“海选”故乡。现在,“海选”已不限于村委会选举了,最近,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用“海选”法选出了县长。“海选”也已用于非政权领域的选举,如大家所熟悉的网络选秀活动等。下列关于“海选”说法错误的是 ( )
A.“海选”特点之一是人人平等 | B.“海选”中的提名方式透明度高 |
C.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征 | D.目前我国各级领导机构都采用了这一选举方式 |
下表为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
1860——1899年 |
1902年——1904年 |
||
数量 |
比重 |
数量 |
比重 |
|
哲学、社会科学 |
123种 |
22% |
327种 |
61% |
自然科学 |
162种 |
29% |
112种 |
21% |
应用科学 |
225种 |
41% |
56种 |
11%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相关的现象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C.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
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这些文字发表的背景是
A.辛亥革命 | B.二次革命 | C.十月革命 | D.五四运动 |
19世纪晚期,某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是指
A.洋务派 | B.维新派 | C.保皇派 | D.革命派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
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这主要反映了
A.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
B.“中体西用”成为主流思想 |
C.国人开始寻求制度变革 |
D.近代中国的报业日趋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