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l9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
辖市按每l0万人选代表1人。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各级人大选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选举法的适时修改完善,对人们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有什么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继续起到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这是党中央对加快山东率先发展的厚望。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加快山东率先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和问题,请你参与研究。
【转型升级,健康发展】2013年,为实现经济发展的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山东省十四个行业111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全省拿出10亿元科技专项资金,用于高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推动产业价值链延伸;在全省形成了“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格局。
【履行职能,提供服务】2013年,为实现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山东省政府出台的《山东省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导计划》提出: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清理政策规章,加强引导,消除障碍;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层次人才;强化环保、质量、安全等监管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凝聚力量,永葆活力】2013年,为加快率先发展,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山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要求:努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深化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培育和发扬新时期山东精神。永葆山东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1)依据材料,分析山东省为加快率先发展采取的措施有何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是如何为加快率先发展提供服务的?
(3)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委为加快率先发展提出上述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

弘扬优秀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材料一回望20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得到重视。学校加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电视节目推出中华诗词、汉字书写大会激起了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十艺节的筹办赋予国粹艺术全新的表现形式和时代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让人们感受到了它历久弥新的炫目光彩。
材料二为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A省采取了如下措施: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企业活力;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改变文化产业缺乏创意的状况。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怎样让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绽放光彩?
(2)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A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蕴含的方法论原则。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时代。35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又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书写实现中国梦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推动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注:1978年商品零售政策性定价占97%,2012年则小于2%。
材料二 3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每届三中全会上,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材料三 35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成就举世瞩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和风险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概括表1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表1分析表2体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理。
(2)依据材料二,运用政党知识,阐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依据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阐释“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材料一最近,一首《万雾生》蹿红网络调侃最近北方的雾霾天气,歌词中写道:“从前冰城美呀四季清呀失呀,今天十米开外看不清哪是哪呀…从前你说话呀,声音清呀脆呀,今天电话里面你却在咳呀咳呀…街上行人带上口罩演大侠白眉,武功再高你也看不清对手是谁…”表达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与无奈。
材料二 2012年3月,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谈谈政府与公众怎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以及这一良性互动的意义。

阅读以下图片:

失衡
针对上图中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水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