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环境公报显示,“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都是经济发达区域,然而在中国各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的污染最严重,渤海的污染面积已达 41.3%”。辨题: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又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随着亚投行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构想的落实,亚洲打造“命运共同体”已找到更为清晰的实现路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4年世行和亚开行向亚太地区提供的贷款分别是168.47亿美元和85.42美元。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投行,将向亚太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1)概括材料一中图1和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亚投行的建立,旨在合作共赢,共谋发展。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是激发自身经济潜力的重要手段,改善基础设施将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将扩大对投资品的需求,带动其经济提速;对本地区整体而言,互联互通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并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对中国而言,“走出去”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扩大对外投资成为国家下一阶段的战略布局,而且中国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已是首屈一指,中国相关产业期望通过这一平台更快地走向国际。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说明亚投行的建立将如何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
材料三: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愿景与行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又不失活泼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各级政府都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爱民利民是大道 任性用权要追究。
材料二:“有钱就是任性”是网友调侃一件诈骗事件而引用的网络流行语,在各大网络平台火爆使用。总理是用草根的语言表达民众的心声,传递了正能量,此语一出即被舆论热捧,,成为网络热词。“大道至简”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指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1)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阐述政府应如何做到“有权不可任性”?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材料一:表1、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信息统计表
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包括取消和下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生产经营活动许可,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表2、2014年1~6月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统计表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尊法、不守法的现象,违反平等、公平、诚信等原则的市场交易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材料三: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1)根据表l、表2,分析我国政府简政放权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应如何落实“法治”要求?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观说明不断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的原因,并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探索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过程体现的哲理。
(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上半年,我国共遭受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53起,涉案金额52.9亿美元,分别较2013年同期增长20.4%和136%。总的来看,上半年贸易摩擦形式总体保持平稳,立案数量前低后高,G20国家是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体,发达国家强化贸易救济调查措施运用和执行力度,案件金额趋大,涉案产品高端化。发展中国家对我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趋多且呈现反补贴调查措施的苗头。
材料二:能源是支持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是各民族共有的传统美德.虽然中国人均能耗水平比OECD国家(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二)少很多,但是我们仍然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消费的理念,崇尚节约,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材料三:家风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甚至影响人们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伦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应对贸易摩擦提出自己的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观念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阐释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材料一: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完善了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规范。公民有序参与、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不断拓宽,极大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和民主意识。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立法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不断加大统筹力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稳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民主法制蓝图进一步细化落实,人民群众期待的美好愿景正在徐徐铺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二:由于浙江用工缺口在不断增大和人均工资成本的快速上升,“机器换人”已成为浙江省近年来推进工业转型、经济提升的战略举措。为了推进“机器换人”战略,2014年浙江S市确定十家企业作为试点,提供700万元的财政补助,尝到了甜头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该市启动了宣传推广“机器换人”活动,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汇总并发布全省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数据。2015年春节后,该市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咨询“机器换人”的相关政策及服务,实现了“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
(2)根据材料二,指出相关企业“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