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 A. |
①②③ |
B. |
②③ 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④ |
2010年1月中旬以来,山东省就实施素质教育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针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措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在高中校长素质教育培训会上有关负责人指出,山东推进素质教育,不是改革,不是新政,更不是革命,只是一种回归,回归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这表明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依据一定条件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 B.发展不是革命,不是事物性质的变化 |
|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
| D.认识是事物发展的决定环节和根本动力 |
针对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出台的有关政策,社会各界人士对其理解和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由于
①人们所处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不同②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永远无法正确认识事物
③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④意识反映的对象存在差别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 C.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2010年的端午“小长假”,山西省广灵县委、县政府领导全部深入到农户回访。“U形渠建少了”、“洪水坝该修了”、“粮食直补政策落实的还不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针对群众提出的许多具体问题,利用休息日,县里的领导分头下去开展了全县“大调研”。上述做法的依据是
| A.物质决定意识,错误的意识来自于人的头脑 |
|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
|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
| D.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就不能尊重客观规律 |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材料说明
| A.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
| B.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
|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
| D.规律具有主观性 |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曾经激怒了一直把牛顿力学奉为真理的世界100名著名教授,他们联合声明:爱因斯坦错了。但爱因斯坦却幽默的说:“如果我错了,只要一个证明就足够了,又何须100个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 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
| B.真理总是不断变化的 |
| C.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
| D.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
| C.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D.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