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思想政治88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在2010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提交大会并审议通过。我国现行的人大代表“选举法”制定于1953年,1979年重新修订,而后又经历过4次修改。此次修改最激动人心的实质性改动是“非城乡同票同权”。这种变化,将使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更加具有真实性,更加具有制度上和根本上的保证。这也进一步证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
(1)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是什么?(2分)
(2)假如你是本届人大会议的新闻发言人,你将如何向采访本次会议的800多名外国记者介绍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根本的政治制度?(8分)
材料一:201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仅靠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就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二:2013年以来,我国改变过去经济减速是立即刺激经济回归高增长的思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将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举措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主要的政策措施有: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户籍管理.土地产权流转.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制度限制;实施指向更为明确的差别化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财政信贷向“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对有利于就业创业的部门实行减税和融资惠。
(2)联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
材料三: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3年以来,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破解“十面‘霾’伏”的状况,国家应采取措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多元化的大气环境监督体制;公众也应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为政府献计献策。
(3)结合材料三,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做为?
材料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为解决节能环保问题,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12年6月国务院制定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并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产业重点工程;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所采取措施的理论依据。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就我国如何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合理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
“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来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3)请你为保护传统古建筑设计两条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以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1月10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领导人聚首北京雁栖湖畔,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11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并讲话。
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实现亚太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就是让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联通太平洋两岸的全体成员。打通融资贵、融资难的瓶颈,就是要加强公私伙伴关系建设,实现联动式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大家庭,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符合所有成员共同利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亚太经济体需要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亚太经合组织做好互联互通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性。
(2)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承诺加强政策协调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深化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上述承诺的理论依据。
材科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履新不到一月之际辗转深圳、珠海、佛山、广州等地。考察改革新区、参观特色企业、走访百姓人家、邀基层人士座谈,屡屡向外界发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不会停顿和止步”的强烈信号。习近平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干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请结合材料回答: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谈谈如何更好地推进改革?
(2)谈谈我国当前的改革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材料二:2012年4月,温家宝总理深入广西、福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处在合理水平。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同时,也要实行灵活审慎的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在与企业家的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说,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要打破垄断,温州试点的有些成功经验要在全国推广。
(3)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