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 |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 B. |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
| C. |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 D. |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 | 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 B. | 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
|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 D. |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
|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
|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2008全国卷一,文综,22)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
|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
|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
|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
(2008山东卷,文综,14)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
|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
|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
|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1961年柏林危机 |
B. |
苏伊士运河战争 |
C. |
1964年越南战争 |
D. |
古巴导弹危机 |